調味料的營養分析,怎樣正確使用?
來源:
作者:
食物的色、香、味能刺激食欲,促進消化。所以我們做飯的時候,總會加一些調味料。現在市面上的調味料品牌和種類很多,常用的調味料有鹽、醬油、味精、糖、醋、蒜、胡椒等。除了調味,調味料還有很高的營養價值。
味精:它不僅是一種調味料,也是一種營養素。調味料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本身就是一種營養物質——一種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。
醬油:含有以谷氨酸為代表的氨基酸和肽,不僅味道鮮美,而且營養價值高。它在人們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流行。但是買醬油的時候不要選擇不知名的產品,因為價格暫時比較低。買調味料的時候要注意辨別真假,看清楚了再買。
鹽:鹽不僅是“無知之頭”,還能保持滲透壓、pH值和水鹽代謝的平衡。缺鹽時,心臟功能會受到影響,肌肉可能抽動,胃液減少,消化能力下降;但鹽吃多了對人體不利,容易患高血壓等疾病,所以要有適量的調味料。
調味料油
烹飪時油溫在200℃以上,會產生有害氣體。
它是油煙的主要成分,也能使油產生大量致癌性極強的過氧化物。所以用80%的熱油炒。特別說明:油會降低某些抗生素的藥效。
調味料大豆
醬油長時間高溫蒸煮,會破壞其營養成分,失去風味。所以,做飯前要放調味料醬油。
特別說明:服用治療心血管疾病、胃腸疾病、抗結核藥物的患者,不宜多吃醬油。
調味料鹽
用大豆油和菜籽油烹飪,為了減少蔬菜中維生素的流失,炒完蔬菜后要加鹽;用花生油做飯,因為花生油容易被黃曲霉污染,所以要先放在調味料鹽炸鍋里,這樣可以大大降低黃曲霉毒素;用肉油做飯時,可以先放一半鹽,去除肉油中殘留的有機氯農藥,再加入另一半鹽;做葷菜的時候,為了讓肉嫩一點,炒到八成的時候放調味料。
特別說明: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標準,每人每天吃5克鹽為宜,不超過6克。此外,使用抗高血壓藥、腎上腺皮質藥的患者應盡量減少調味料鹽的攝入。
相關新聞